九游彩票娱乐:
课题组成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鲁政委;兴业研究高级研究员蒋冬英
2月17日,中央习在京出席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水平发展”。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集中出台政策文件,旨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支持和加强法治保障等支持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据此,本文基于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就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下,民营经济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民营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研发投入排名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其研发费用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40.14%,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1.7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三大行业研发费用总额位居前列。受益于大规模研发投入和市场化的研发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表现突出。在“新三样”出口中,民营企业的贡献超过一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中,深度求索(DeepSeek)、百川智能、稀宇科技(MiniMax)、月之暗面等一批初创式民营企业快速崛起并勇立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领域技术变革潮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作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占据了全球近70.0%的市场份额;在低空经济领域,截至2023年11月22日,大疆无人机已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70.0%以上份额等。
(二)民营企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传统货物贸易领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3.6%,这一数据也是2014年有该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在外贸新业态领域,民营企业引领了我国外贸新业态发展,2024年4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GlobalUnicornIndex2024)显示,以希音(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巨头以4600亿的企业估值位居全球第五;在企业“出海”活动中,民营企业“出海”活跃度上升,中欧商学院2024年12月发布的《家族企业国际化》白皮书显示,2023年“出海”的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4.0%,较2019年高出了10个百分点。
(一)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竞争领域的准入限制还有待进一步放宽。一方面,2022年3月25日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2版)》),《清单(2022版)》将基础电信业务、民航领域、邮政服务、金融领域等纳入许可准入事项,民营企业需获得相应许可方可进入;另一方面,部分基础设施竞争领域似乎仍存“隐形壁垒”。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占该行业投资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25.4%波动回落至2024年的18.4%,民营企业在该行业的投资比重不升反降,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隐形壁垒”的存在。
(二)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难度有待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难点,集中在高层次人才吸引、创新要素支持等方面。在人才要素方面,尽管民营企业吸纳了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但其高层次人才占比仍相对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民营企业研发人员中博士和硕士人员占比仅6.9%,较2012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同期,国有企业研发人员中博士和硕士人员占比则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在创新要素方面,政策性资金对民营企业活动的支持比例低。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2022年在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方面,资金来源于政策性资金的企业数量为118家,占填报企业的比例仅为26.3%。
(三)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仍需持续关注。一方面,有关专家针对2023年至2024年我国政府出台的有关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主要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显示,2023年民营经济政策主题词中“融资”共出现84次,位居十大词频中的第五位,折射政策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近年来,在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加持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已显著改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1.8万亿元,同比增长9.0%,较各项贷款增速高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指数显示(见图),自2011年9月有数据以来,该指数有133个月位于50.0%以下,占统计月份总数的比重为84.2%,折射样本企业处于相对不利的融资环境之中;2023年6月以来,该指数连续20个月位于50%以下,折射近期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营经济的融资问题不仅仅是传统信贷的满足问题,更需要关注获得资本渠道的不通畅问题。观察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民营经济往往需要来自政府小企业局和社区的帮助,也需要各种规则和法律框架能够对私人之间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甚至各类股债混合融资的承认和支持。
(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仍需持之以恒。《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有30家反馈“政府部门和国企拖欠账款较多、较久”为影响民营企业500强发展的因素之一,民营企业对“拖欠账款”问题较为关注。
(五)针对民营企业的负面舆论有待进一步规范。针对民营企业的负面舆论影响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企业家的获得感,民营企业对民营经济负面舆论关注较多。根据《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2022年有149家被调查企业反馈“对民营经济的负面舆论较多”。近年来,针对民营企业负面舆论的事件时有发生,给企业经营和企业家带来一定困扰。
(六)民营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事件不断,贸易摩擦风险上升。面对来自外部的贸易调查,民营企业往往因资源有限和法律支持不足而应诉比例不高。《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年138家实际填报的500强企业中,面对贸易摩擦采取起诉和应诉方式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3家和83家,占样本企业的比重分别为52.9%和60.1%。同时,在民营企业“出海”过程,民营企业缺乏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和甄别服务机构质量的能力,企业“出海”合规风险事件不断。如2022年印度执法局曾指控某中国手机厂商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扣押其子公司银行账户资金数百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0亿元)。
(一)借鉴成熟经济体经验,推进更多竞争性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2023年我国航空航天及零部件出口规模为68.1亿美元,占全球该产品出口规模的比重2.3%,低于同期美国出口份额39.7个百分点,折射出我国航天航空领域出口竞争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市场开放程度不足是我国航天航空产品出口竞争不及美国的主要原因。《清单(2022版)》对“从事航空器、航空产品的制造、使用与民用航天发射相关业务”“从事民用机场建设、民航运输业务或其辅助活动”等领域进行许可管理,航天航空尚有许可准入门槛。结合全球公务机注册数量看,截至2024年2月11日,在中国注册的公务机数量为203架,位居全球第九,仅为同期在美国注册的公务机数量的1.7%。据此,建议进一步放开民用航天航空领域,进一步释放我国民用航天航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
(二)聚焦民营中小企业,扩大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力度。在美国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其“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创新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以SBIR为例,其每年提供超过30亿美元的竞争性奖项,以鼓励创新型小企业将创新想法转为商业现实,SBIR分三阶段实施的招投标过程管理,为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保留了充分有效的竞争性环节。2024年4月24日,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SBIR分三阶段模式相似,《办法》将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分为订购和首购两个阶段,旨在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但与SBIR不同的是,SBIR聚焦美国中小企业,而《办法》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对民营企业的聚焦力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此,建议推出聚焦民营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提升财政资金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三)布局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民营企业“出海”。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的需要。以日本为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通过收集海外业务信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免费的业务咨询。为支持企业“走出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设立了“业务支持中心”“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本地支持平台”“海外投资顾问”“海外供应链多元化支持项目”等多个项目。如,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中小企业较为青睐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小企业海外扩张当地支援平台”,每个平台都配有对当地较为了解的协调员,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企业500强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亚洲区域。据此,借鉴日本的经验,建议重点在亚洲布局我国中小企业“出海”支持平台。
当前,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等已经生效。为达到这些规则要求,在欧盟销售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需要收集、披露大量数据,合规成本大幅提高。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在向欧盟出口产品或在欧盟销售产品的生产链上。我国亟待加快在完善相关核算标准、统计数据、数据对外提供与互认机制、支持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链的低碳化等方面,向民营企业提供有效支持。
①汤蕴懿,持续加大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国家治理,2024年第24期。
②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非公有制企业创新状况报告》[R].2023。
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23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R].2023。
,九游北斗娱乐